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新優勢鍛造年“353工程”戰略部署,探索“黨建+科研”特色模式,按照聯系校領導賈振元校長對黨支部黨建帶動科研轉型的重要指示,在支部書記李鋼教授的全程指導下,結構監控師生縱向黨支部組織開展“黨建引領·數智賦能——新質生產力驅動土木工程轉型革新系列交流分享活動”。3月31日,活動第一期成功舉辦。本期活動聚焦“AI大模型”,旨在引導黨員同志將AI大模型這一前沿技術融入科研工作,推動科技自主創新與人才自主培養的良性互動。

交流會上,學生黨員趙天舸帶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趙天舸同志由講話精神延伸,結合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態勢,提出了“科研工作者如何擁抱AI?”這一關鍵問題,引發與會黨員的深入思考和熱烈討論。

劉章同學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的本地部署方法,并對多種通用大模型進行了對比分析。劉章同學的講解深入淺出,從大模型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到實際使用技巧,全方位分享了自己的理解與使用經驗,幫助大家對AI大模型有了更為透徹的認識,為后續在學習和工作中更好地運用AI大模型夯實了基礎。
活動最后,黨支部副書記付興對本次活動作總結發言。他指出,要從"認知維度"向"實踐維度"躍遷,在人工智能重塑科研范式的時代浪潮中,黨員同志既要仰望星空把握技術前沿,更要腳踏實地扎根科研實踐,勇當"科技革命的排頭兵"。

通過此次活動,支部黨員對AI大模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充分認識到主動學習前沿技術的重要性。未來,結構監控師生縱向黨支部將持續推進不同前沿領域的知識交流分享活動,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帶動作用,助力黨員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為推動科研事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