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工程
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首批遼寧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先后三次以優異成績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評估。該專業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專業師資雄厚,教師隊伍中有院士1人、國家杰青3人、長江學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其中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專業所依托的結構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本專業設有建筑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個專業方向模塊,培養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橋梁、地下工程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工作,并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管理方式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一流創新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測量學、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建筑材料、土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彈性力學及有限元程序設計等。
1.1建筑工程專業方向: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結構實驗及測試技術、建筑結構抗震等。
1.2.道橋工程方向: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道路橋梁實驗與檢測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等。
1.3.地下工程方向:巖石力學、地下結構設計、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測試技術及地下工程規劃與設計等。
2.土木工程(國際班)
該專業隸屬于土木工程專業,全英語教學,單獨培養,旨在培養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在土木工程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工作,并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管理方式,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土木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建筑材料、土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工程施工、彈性力學及有限元程序設計、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結構抗震、建筑結構實驗及測試技術等。
3.水利水電工程
該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遼寧省一流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實力雄厚,教師隊伍中有院士2人、國家杰青3人、長江學者4人,所依托的水利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設有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等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并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四個二級學科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具備國家和遼寧省重點實驗室資源,該專業培養具有在水利、水電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工程科學研究、新技術研發、工程設計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一流創新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工程水文學、水力學、工程地質、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水資源規劃及利用、水工建筑學、水電站建筑學、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經濟、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等。
4.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該專業是大連理工大學在國內首創的專業,也是本校歷史最為悠久、學科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之一。該專業在校師生先后負責完成我國第一個現代化漁港、軍港、原油輸出港和人工海濱浴場等實際工程的規劃設計任務。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首批遼寧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該專業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后流動站,以雄厚的實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為我國的港口建設事業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獲得業界的高度評價。
專業核心課程:工程水文學、海岸動力學、港口規劃與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1、港口水工建筑物2、水運工程施工技術、水運工程施工管理、河流動力學與航道整治、渠化工程。
5.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海洋空間資源)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隊伍中有院士3人、國家杰青5人、長江學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10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所依托的水利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設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并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由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撐;培養能夠在海洋、交通、水利、城市建設等行業部門勝任把沿海城市岸線資源和所屬的海域空間資源,當作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陸海統籌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工程水文學、海洋環境與荷載、海岸動力與地貌學、海洋資源與管理、海洋地理信息系統及數字化技術、海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原理與方法、海洋空間開發利用水工建筑物、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城市規劃概論、濱海景觀學、水運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海域使用論證與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等。
6.交通工程
該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遼寧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兩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本專業依托交通運輸學院建設,師資力量雄厚,培養體系完備。本專業面向交通強國戰略和國家重大需求,培養能夠在交通工程、智能交通、自動駕駛及相關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養護、咨詢、研究、教育、投融資等工作的行業領軍人才。本專業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每年資助優秀學生赴東京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訪問交流。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以及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智慧交通互聯網企業,或選擇康奈爾大學、東京大學、愛丁堡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知名高?;驀鴥纫涣鞲咝@^續深造。
專業核心課程:交通工程導論、城市規劃概論、交通系統分析、交通規劃、交通管理與控制、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
7.工程管理
該專業為遼寧省一流專業,遼寧省優勢特色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兩次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管理專業評估。工程管理專業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優勢的土木水利學科和管理學科,設有土木工程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培養具有科學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具備土木建筑技術與管理領域寬厚理論知識基礎,掌握現代工程建設領域經濟、管理和法律知識,具有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全過程項目策劃、管理和運作能力的復合型創新管理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建筑力學、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施工、BIM原理與應用、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工程估價、工程項目投資與融資、建設與房地產法規、房地產開發與策劃、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國際工程管理概論等。
8.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簡稱建環專業)為遼寧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培養體系完備,先后兩次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評估。該專業隸屬于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有權授予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建環專業是以建筑(包括構筑物)為主要對象,采用人工環境與能源利用工程技術創造適合人類生活與工作的建筑環境和滿足各種工農業生產與科學實驗要求的工藝環境,以及特殊應用領域的人工環境,如地下工程環境、極端氣候工程環境、國防工程環境、運載工具內部空間環境等。人工環境與能源利用工程技術追求以最低的能源消耗,營造滿足人們生活、工作和生產要求的舒適、健康、衛生、安全的人工環境,實現綠色低碳和節能減排目標;同時注重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將在智能建筑、智能建造、智慧能源系統和智慧城市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人類生活、工作與社會生產、科學研究以及國防安全等對人工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該專業在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和社會發展要求中成為新工科專業,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
專業核心課程: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建筑環境學、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暖通空調、建筑用制冷熱泵技術、區域供熱與能源系統、暖通空調自動控制技術。
9.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專業是以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與交通工程專業為基礎,深度融入工業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整合工程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發展而形成的新工科專業。智能建造專業屬于土木類大類,培養具有土木、水利、交通工程領域從事工程科學研究、新技術研發和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維等方面能力的一流創新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畫法幾何及BIM制圖、現代測量學、工程數據科學基礎、電工電子原理與技術、工程機械原理與建筑設備、智能建造學科概論、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系統工程與優化方法、工程智能感知技術、房屋建筑學、鋼筋混凝土結構智能設計、工程經濟與項目信息化管理、現代水文學、環境生態學、現代水資源規劃、城市水循環與水安全、水利大數據與云計算、交通規劃、交通系統分析、智慧港口理論與實務、交通管理與控制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