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志軍教授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19YFE01976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1922045)提出的氣-冰-水環境生態浮臺作為創新性野外冰面自動監測實驗平臺,在2021年12月20日湖冰來臨的第二日,成功安裝在遼寧省盤錦市含章湖。該湖屬于含鹽淺水湖泊,同含鹽深水湖泊和含鹽海洋水體構成對比體系,形成高原湖泊冰封期“氣-冰-水-泥”環境與生態多參數監測系統的參考系。該湖成為大連理工大學遼東半島河口-海岸帶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固定觀測點之一。該浮臺搭載氣-冰-水-泥溫度鏈、水位、水下超聲波測距儀、太陽總輻射表、氣壓、水環境和核心生態要素等傳感器,通過GPRS無線傳輸方式實時獲取湖冰厚度、氣溫、風速、太陽輻射、葉綠素等較為全面氣象與水文要素和冰面情況視頻。
項目組成員克服疫情和天氣的干擾,經過幾天的準備和試運轉,平臺在冬季結冰前順利進入穩定工作狀態。浮臺順利入水冰運行標志著2021年-2022年冬季含章湖調查工作的全面啟動,該項工作計劃在2022年3月湖冰融化后結束。屆時所獲取的完整冬季湖冰生長過程中的氣-冰-水物理、化學和生態數據,為解釋湖冰熱力學變化機制以及水生態冬季變化特征提供科學支持。另外,在冰厚達到一定程度且滿足實驗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將同期開展冰物理與水樣采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