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致遠·名家”講堂第23期在第一教學館309舉行。本次講堂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原副所長穆興民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西寧教授主講。建設工程學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郭景晨老師出席了本次講堂。
穆興民教授以《數據累積曲線:方法與應用》為題作報告。

講堂伊始,穆老師引用諸葛亮《誡子書》中的 “非寧靜無以致遠”,高度評價“致遠”一詞,并呼吁同學們:做學問應懷揣遠大的理想,并腳踏實地地追尋,方能致遠。

“喜學、善思、勤學”,穆老師總結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并引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來告誡同學們要勤于思考:“如果給我60分鐘來解決一個問題,我會用55分鐘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是什么,然后再用5分鐘就足以解決問題了”。穆老師還以新冠肺炎疫情演變案例和黃河輸沙預測案例生動地解釋了數據累積的處理方法。
趙西寧教授以《黃土高原雨水資源化與多維調控》為題作報告。

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重點區域。干旱缺水與水土流失是該地區面臨的一對難以調和的瓶頸性難題。

為滿足國家發展戰略需求,趙西寧老師團隊聚焦雨水資源化研究方向,通過建立雨水資源挖潛利用技術體系和考慮植被動態變化的陸氣雙向耦合模型,以實現黃土高原適水發展保土固碳的目標。實踐證明,生態和經濟可以實現協同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講堂期間,兩位專家還熱情回答了到會同學們的提問,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講堂臨近結束的時候,建設工程學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郭景晨老師為穆興民老師和趙西寧老師頒發了大連理工大學紀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