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學院新聞
新聞速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圖書館館長馬震岳:讓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2017-04-27  點擊:[]

又到了世界讀書日,讀書確實是大事。有人說,從一定意義上,一個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人亦如此。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就是有了文字和閱讀,縱觀上下數千年歷史,發達的文明無不有昌盛的文化教育和龐大的知識階層,而書寫和閱讀是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唯一渠道。《朗讀手冊》講到:“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和絕望的終極武器。”有資料統計,中國公共圖書館藏大約是人均0.5冊,遠低于1.5~2.5冊的國際標準。有統計顯示,中國人均年閱讀量是5本,而日本是40本,以色列是60本。即使排除中國是農業大國的因素,國人讀書太少也是不爭的事實,確實值得我們警醒,民族復興如果僅靠GDP的躍升,無異于鏡花雪月。

知識改變命運,也毋庸諱言。讀書首先是啟蒙,韓愈勸子讀書“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不讀書何以為人!讀書也是生存發展的必須,高考是敲門磚,各種職業證書、公務員錄取、提職晉級,均需要讀書。自從隋朝開科取士之后,寒門子弟才有了依靠讀書上升的通道。直到今天,高考也仍然是平民子弟擺脫貧窮、改變命運的幾乎唯一的路徑。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今天也奉行“學而優則仕”,雖然庸俗,但不讀書確實難以安身立命,更談不上發展,所以也才有“鑿壁偷光”、“囊螢映雪”和“頭懸梁、錐刺股”。但這樣的苦讀確實無趣,實難久久為功、學有大成。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有人說這是一個靠顏值、拼爹和比氣質的時代。但顏值也不能永遠保鮮。魏晉第一美男潘安,每次坐車出行,女粉們圍堵縈車,老嫗們擲果盈車,但潘岳姿容既好,才情亦佳;而奇丑的左思效岳遨游,老嫗共亂唾之,委頓而返,憤而讀書,終令洛陽紙貴。民國四大美男之首的汪精衛,家學深厚,其詩作“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不亦意氣風發,膾炙人口。至于后來的反動與墮落,當是讀書不透、道德不修使然。“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心懷天下,鞠躬盡瘁,方成就千古偉業。講到拼爹,更不靠譜。即使名門之后,也需苦讀才能成才:諸葛亮誡子書敦敦告誡:“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淡泊以明志,寧靜方致遠;曾國藩家書力倡勤儉謙的家風和有志、有識、有恒的讀書之道,故曾家能人才輩出、福澤永昌。就是農村的草堂柴門,也會貼上“詩書傳家久,耕讀繼世長”。對于絕大多數人,親媽沒有給予潘安或楊玉懷的美貌,親爹也不是李剛或王健林,只能刻苦讀書、勤奮工作。網上講“體胖就要勤鍛煉,人丑還須多讀書”,雖是調侃,亦有道理。至于氣質,倒是可以修養的,古人講“腹有詩書氣自華”,“ 文,質彬彬”。但正如培根所說:“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為了裝飾而讀書的人,讀死書死讀書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只會輕薄乏味、可憎可厭,更配不上“氣質”二字。

所以,在為稻粱謀為功名累而讀書之余,還是要讀有趣之書、為有趣而讀書。陶淵明“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那種采菊東籬下、歸來閑讀書的高風雅致,多么令人神往。劉禹錫“數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鄉居夜讀的閑適與寧靜,不也是最好的享受。古人講“知書達理”,“倉廩足而知禮儀”,讀書是成為君子的基礎,溫飽是安心讀書的前提。網上講今人的理想生活狀態應該是“兜里有錢,手上有書,桌上有茶”,在這個手機不離手、無網不能活的現當代,也算差強人意了。我們今天已經有了較好的物質基礎和讀書環境,何不沏上一杯清茶,或端坐書齋,或閑坐窗前,或抱枕而臥,或斜倚沙發,甚至無妨來個葛優躺,捧一本書,與古人神交,與今人高談,心弛天外,意達八荒,不亦快哉!

《島上書店》里的女主人公到小島書店探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的小小招牌。書籍會為我們打開一個多姿多彩、深邃高遠的世界,會為我們提供一個豐滿有趣、醇厚有質的生活。書到用時方恨少,人愛閱讀友自多。開卷必有益,讀書無竟時。

上一條:第32屆水波與浮體國際研討會(IWWWFB)在大連召開 下一條:結伴奮斗,構筑未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