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開展“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第十四屆“榜樣大工”優秀大學生評選活動的通知》的相關要求,經自主申報、組織醞釀、資格審核,擬推報以下6名學生及團隊,參評第十四屆“榜樣大工”優秀大學生評選。現對相關情況進行公示。
1.“逐崢嶸之路,點昆侖星光”實踐團
大連理工大學“逐崢嶸之路,點昆侖星光”實踐團,2022年成立,隊長:魏佳(建設工程學院),主要成員:王玥璇(建設工程學院)、李冉冉(建設工程學院)、吳怡伶(建設工程學院)、馬小玉(建設工程學院)、李延琦(建設工程學院)、孫煥智(建設工程學院)、高一鳴(建設工程學院)、和昕怡(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李思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啟樂(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武雯新(建筑與藝術學院)、求佳喆(公共管理學院)、姜乃瑜(經濟管理學院)、王玉(化學學院),擬推報榜樣大工·社會實踐獎。
大連理工大學“逐崢嶸之路,點昆侖星光”實踐團自2022年成立來,先后多次在大連、大理兩地雙線并行開展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大連市瓦房店市、大連市莊河市、大理州劍川縣、大理市等地基層群眾,開展志愿服務、調研實踐等活動。
在大連市,團隊開展了街道城鎮現代化綜合治理調研,調研人次達千余人,撰寫論文并形成資政報告,被區數據局采納。在晨光書院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團隊開展志愿支教活動,并組織成立志愿服務隊,共同守護這群星星的孩子。
在莊河市光明山鎮,團隊從當地特產金線溝草莓入手,圍繞電商+實體銷售模式,設計新零售方案;設計打造“莊小莓”虛擬IP;并依托學科知識,為當地草莓莊園進行專業化設計,產出規劃方案一份;期間團隊組織各類宣傳4場,參與群眾超百人。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團隊連續三個寒暑假開展志愿服務,設立“逐光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資助貧困學生,并攜手大連市希望工程為羊岑鄉中心小學募捐書籍、衣物和學習用品。團隊還推介劍川農特產品,制作的實踐視頻《逐光·遇夢》獲得中國青年報2023年高校傳統文化社會實踐視頻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凡人善舉類TOP10,受到中國青年報表揚。
2. 陳文超
陳文超,男,2003年11月出生,漢族,共青團員,建設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2022級本科生,擬推榜樣大工· 體育競技獎。
陳文超現任校高水平田徑短跨隊隊長、建設工程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兼體育部負責人。作為400米欄、400米國家一級運動員,先后榮獲建設工程學院優秀團干部、文體活動獎學金、體育之星獎學金等多項榮譽。在體育競技方面,陳文超憑借過硬的實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6次代表學校參加國家級、省級田徑賽事,斬獲3項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成為校園體育競技的標桿人物。作為學院體育部負責人,陳文超始終致力于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面對學院田徑運動活力不足的現狀,他主動擔當,策劃組織了“投籃王”等10余場院級體育活動,吸引200余人次參與,極大激發了學生的運動熱情。
3. 崔耀中
崔耀中,男,2003年9月出生,漢族,共青團員,建設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1級本科生,擬推榜樣大工· 創新創業獎。
崔耀中,憑借卓越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學術表現,獲國家公派直博新加坡國立大學。他在學習上勤奮刻苦,成績優異,位居土木工程專業119名學生中第3名,專業同方向第一,并擔任校團委科創部競賽中心主任。自大學一年級起,崔耀中便投身科技創新競賽,課余時間多在實驗室鉆研。在教育部認定的九大A+賽事之一“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他斬獲全國一等獎,這是我校自2009年以來13年間首次獲得該獎項,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此后,他主動擔任競賽指導教練,所指導隊伍在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獲全國二等獎。在國際混凝土龍舟競賽中,崔耀中從材料研發到現場競技全程主導,頂住壓力,帶領團隊在眾多國內外頂尖高校中脫穎而出,奪得僅有的三項一等獎之一,并受邀參與下一屆國賽的賽題方案制定與裁判工作。
4. 王繼祥
王繼祥,男,2002年8月出生,漢族,中共預備黨員,建設工程學院水利工程專業2021級本科生,擬推榜樣大工· 社會工作獎。
王繼祥,他以青春為軸,用奉獻與擔當勾勒出大工記憶的關鍵幀,定格了屬于他的大工故事。
在榮譽方面,他曾獲“我心中的思政課”—第八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一等獎、團中央優秀宣講視頻等多項榮譽。
在學生工作方面,他現任校團委宣傳部“連理young”媒體融合中心主任,主要負責運營校團委公眾號和視頻號,曾任建設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兼志愿服務辦公室主任。在宣傳工作中,他堅持傳播正能量,講述大工故事,以團委公眾號和視頻號為主陣地,將宣傳內容與同學們的興趣點結合,策劃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專欄,力求每一份宣傳內容都能成為同學們心中的“爆款”。因此小團平臺的好評持續增多,貼近青年、服務青年的形象更加立體。同時他通過個人IP在抖音、視頻號及B站等平臺,發布一系列正能量的校園資訊視頻,用鏡頭記錄下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的點點滴滴,他的作品迅速火遍全網,累計播放量破百萬,不僅讓更多人看到了大工的青春故事,也讓校園的正能量傳遞得更遠。
5. 丁悅
丁悅,男,1995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建設工程學院水利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擬推榜樣大工· 創新創業獎。
丁悅,專注于學術研究與科技創新,勤奮鉆研,致力于掌握前沿科學知識,并積極參與前沿科技領域的探索。碩博期間主要從事與海洋浮性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在學術科研領域與創新創業領域取得語出成績。
在學術科研領域,丁悅發表發表高水平論文SCI論文4篇,中文核心論文兩篇,授權專利6項,登記注冊軟件著作權3項,參與了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1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多項省市級項目。其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的工作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了技術支持,獲得了奧委會的致謝。
同時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并參與了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獲獎8項。將專業方向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創新型的將高性能材料應用于海上火災的人員防護中,設計研發了吉光避險“防護服,填補了國內外市場多功能避險服領域空白,解決了當前社會和企業難題。其帶領隊伍在第十四屆“挑戰杯”秦創原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小挑”)獲得全國金獎,并在第九屆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原“互聯網+”大賽)獲得全國銀獎。
6. 馬偉越
馬偉越,男,2004年12月出生,漢族,共青團員,建設工程學院港口工程專業2023級本科生,擬推榜樣大工· 文化藝術獎。
在演講舞臺上,馬偉越同學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他榮獲大連理工大學第 24 屆校縱橫杯演講大賽即興演講賽道第一名,主題演講賽道第三名,憑借出色的口才和穩健的臺風,為團隊摘得冠軍榮譽。不僅如此,他還代表學校參加國家級演講比賽 “潘家錚杯”,斬獲第八名及優秀獎,讓大工的風采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得以展現。
在藝術領域中,馬偉越同學同樣成績斐然。作為主要演員出演微電影《從一顆星開始》,他用細膩的表演和真摯的情感,助力作品獲得國家級一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在話劇的天地里,馬偉越同學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廿五峰嵐活動中,他負責建工話劇類全程導演及主演,憑借對劇本的深刻理解和對角色的精準把握,帶領團隊獲得話劇類山巔組第二名,助力學院捧起山巔組峰嵐優勝杯。
馬偉越同學用他的才華與努力,在演講、表演、話劇等多個領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以文藝赴青春,他從未止步,他一直向前。
公示期為:2025年3月7日- 3月9日,自本公示之日起,對以上人選如有不同意見,請在2025年3月9日17:00前通過電話、郵件或者書面的形式向建設工程學院反映,反映情況要求真實并署名。
聯 系 人:萬老師
聯系電話:84708506
電子郵件:wanmai@dlut.edu.cn
共青團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團委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