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發布2023年度遼寧省科學技術獎勵決定,對為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大連理工大學共有30項獲獎,其中,建設工程學院牽頭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建設工程學院牽頭獲2023年度遼寧省科學技術獎項目

遼寧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介紹
大跨橋梁風致災變精細模擬與高效防控關鍵技術
許福友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項目“大跨橋梁風致災變精細模擬與高效防控關鍵技術”首創了可實現任意振幅、理想線性、穩定阻尼的橋梁彎扭耦合自由振動風洞試驗裝置;提出了橋梁三自由度剛性模型耦合等幅和變幅強迫振動數值風洞技術;基于理論和數值模擬證實了橋梁傳統自激力模型的局限性;首創了自然風場中超大比例全橋氣彈模型試驗方法,突破了風洞試驗模型比例小、耗能大、實橋監測非線性顫振數據匱乏的難題;提出了橋梁顫振設防新準則;研發了橋梁極端發散顫振、偶發限幅渦振、頻發大幅抖振控制新裝備,實現了橋梁抗風防災的理論提升和技術革新,做到大跨橋梁高效抗風消危。

復雜海洋環境下港航橋隧工程水動力和泥沙精細模擬關鍵技術與應用
董國海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項目“復雜海洋環境下港航橋隧工程水動力和泥沙精細模擬關鍵技術與應用”,針對全球復雜海洋環境下港口、航道、跨海大橋和隧道等關鍵海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資助下,系統研發了港口共振預報技術、極端波浪及其砰擊作用精確模擬技術、泥沙沖淤高精度預報技術。創建了長周期波及其激發港口共振的安全評估方法,顯著提升了極端波浪及其對結構物作用模擬的準確性,大幅提高了大型橋隧工程中基槽泥沙沖淤預報精度。成果支撐了10多項國內外重要港航橋隧工程建設,促進了港航學科進步,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推動了海上交通運輸行業發展。

遼寧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項目介紹
考慮多過程時空耦合的海上溢油遷移擴散預報理論和方法
沈永明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項目“考慮多過程時空耦合的海上溢油遷移擴散預報理論和方法”,針對海上溢油遷移擴散過程受海洋波浪、潮流、海流、風生流、徑流等多因素影響,涉及的動力過程時空尺度差異大且多過程耦合,模擬難度大、效率低等問題,系統地研究了多過程耦合作用下海上溢油遷移擴散運動過程,分析了風、浪、流等對海面和海底管線溢油遷移擴散運動的耦合影響效應,提出了考慮多過程時空耦合效應的海上溢油遷移擴散預報理論和方法,不僅可用于海上溢油遷移擴散的預報分析,還可推廣用于水域其它物質遷移擴散過程的模擬分析。


自感知混凝土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韓寶國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項目“自感知混凝土及其應用基礎研究”,發展了多種新型自感知混凝土及其制備和調控方法、建立了感知信號采集和提取方法及相應系統設計與集成方法、提出了混凝土感知性產生的新機理并建立了感知本構模型、發展了基于自感知混凝土智能結構系統的設計和狀態評價方法。項目成果數量和引用均列世界首位并引領了領域研究與應用;建立并拓寬了自感知混凝土基本原理、理論體系和框架;為同類材料、制品和結構的設計和制備及工程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豐富了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學科并推動了其交叉發展;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提供新型本征傳感技術,為量大面廣混凝土基礎設施實現“數智化”從而提升其安全、壽命、韌性、低碳性提供新途徑。

城市全流城污水熱能資源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
馬良棟副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項目“城市全流城污水熱能資源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針對城市全流域污水熱能利用工程中,存在污水熱能資源能否用與用多少、污水熱能如何高效用、以及污水熱能資源怎么用等問題。首先提出了城市全流域污水熱能資源化利用勘察與規劃方法,為城市污水熱能資源有組織、最大化利用提供基礎;其次提出了城市原生污水熱能利用中的兩相流動及強化換熱理論,開發污水專用換熱和制熱裝備,為污水換熱制熱裝備熱工計算及工藝系統水力計算奠定基礎、并解決污水源熱泵系統關鍵換熱制熱裝備缺失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城市原生污水資源化利用供熱供冷系統成套工程技術,解決了原生污水源熱泵工程系統構筑物設計缺乏依據、建造難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