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實驗室李志軍教授課題組目前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創新發展基金。分別是:1. 黃河內蒙古段凌汛全要素全過程監測系統構建及災害預測預警研究(U23A2012,2024-2027)(以下簡稱黃河冰凌項目)和 2.遼東灣淡、海水養殖池塘冰層凍融關鍵物理過程與冰下生態環境變化機制研究(U24A20582,2025-2028)(以下簡稱盤錦養殖項目)。截至2025年4月21日在鄭州結束的項目學術年會標志著2024-2025冬季2個項目的現場觀測以及冰上試驗圓滿結束。
黃河冰凌項目,從2024年12月1日進入內蒙古-山西黃河現場,2025年3月25日撤出黃河現場。期間利于無人機搭載探地雷達,開展低空中尺度凌汛監測;在黃河內蒙 古段什四份子彎道布置冰面自動氣象站、地面光譜儀等觀測設備。開展地面小尺度凌汛監測,獲取氣溫、冰溫、太陽輻射、反射率等冰情要素;觀測黃河開河過程,通過GPS定位系統的行動軌跡及位置,分析出封河流凌與開河流凌區別,準確定位堆冰位置,實時監測冰凌速度和方向,預判開河過程與武開河風險點。2025年4月19日在鄭州召開黃河內蒙古段凌汛全過程監測系統構建及災害預測預警研究項目2025年度交流會,標志該冬季現場3家參研單位聯合工作和一年研究進展回顧圓滿完成。

盤錦養殖項目于2024年12月24日至2025年3月20日在遼寧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的2個養殖池塘和盤錦含章湖布置湖冰生消全過程監測系統,獲取冰溫、冰厚、光譜等全過程參數。取樣測試總氮總磷、抗生素等污染物。項目執行期間,于2025年1月19日組織項目實施啟動會,并執行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向北極航道開發的海冰科學與現場調查技術冬季培訓班(42442605)。該項目于2025年3月27日在長春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的東三省區域聯合創新基金全體啟動會,并得到專家一致認可。標志著該冬季現場工作圓滿完成。

2024-2025冬季工作的順利完成,突出了團隊的優勢,獲取了不同區域的全過程冰情概況,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支撐。課題組今后將繼續針對項目構建跨水文、水產、氣候等多學科的協同創新方法,重點攻克極端冰情事件的應對策略,為北方地區防災減災和生態農牧業發展提供持續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