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漢龍教授做客“百川講堂”第284期暨海岸與海洋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講堂第183期,帶來主題為《從自然到建筑:生物建造的低碳轉型新路徑》的精彩講座。校團委、建設工程學院教師代表,各學院、書院的青年學生以及百川會員共計300余人到場聆聽講座。講座由建設工程學院院長李鋼教授主持。


劉漢龍院士報告聚焦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惡化的時代背景,深入剖析傳統工程建造面臨的困境,詳細闡釋生物建造這一前沿概念及其實現路徑。報告極大地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更為土木工程建造的低碳轉型指明了方向。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圍繞講座內容、生物建造相關技術、跨學科融合路徑等方面積極提問。劉院士耐心地逐一解答,不僅深入剖析技術原理與實踐難點,更殷切地勉勵同學們保持求知熱忱,不斷探索和創新。

最后,校團委副書記劉達蔚老師、海岸與海洋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寧德志教授分別為劉漢龍院士頒發“百川講堂”紀念牌、重點實驗室學術講堂紀念牌,學生代表贈送手繪畫及鮮花,以表感謝與敬意。

此次講座不僅為大連理工大學師生帶來了生物建造領域的前沿動態,更激勵了同學們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為推動土木工程行業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本次講座作為落實學校“新優勢鍛造年”要求的具體行動,通過引入頂尖學術思想,不僅開拓了師生的前沿視野,更激發了創新動能,為學院學科升級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